作者|我方团队 张嵚
字数:1420字,阅读时间:约4分钟
历史上,金国的要求让宋高宗赵构的稳固政权得以实现,而这需要包括宋徽宗和宋钦宗在内的血亲们归来。实际上,赵构不仅不惧怕这些曾被俘的亲人归国,反而非常渴望他们能够回来,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和历史背景。
第一个原因:宋徽宗与宋钦宗对赵构皇位的威胁微乎其微
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俘虏,虽然他们曾是帝王,但时至南宋,赵构早已在应天府登基称帝,成为合法的皇帝,且他的皇位基础牢固,不容动摇。赵构并不像一些野史中描述的那样担忧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回归。相反,作为名正言顺的帝王,他的皇位不仅合法,而且受到了忠诚的文臣和武将的支持,绝非像那些乱世中被草草立起来的傀儡皇帝。
相比之下,失去国土的宋徽宗和宋钦宗,虽然仍为曾经的帝王,但他们的身份和权力已经失效。即便他们能够归国,凭借当时南宋的国情,想凭借“皇帝”这个名号重新夺回帝位几乎不可能。对于他们来说,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南宋过上平凡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69%当然,有些“专家”可能会引用明朝的“夺门之变”作为类比,但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完全不同。南宋的高层并没有预见到明朝之后发生的种种事件,他们可以看到的前车之鉴是唐朝太上皇的典型例子——唐高祖和唐玄宗都得到了相对安稳的晚年生活。如果宋徽宗和宋钦宗能安分守己地归国,依然可以享有不错的待遇。
在当时的宋金战局下,若宋徽宗和宋钦宗能够归国,无疑将成为南宋的一大外交胜利,并且有助于赵构巩固自己的皇权。因此,自赵构登基以来,\"迎二圣\"的呼声就非常响亮,尤其是宋徽宗去世后,这一口号更变成了“迎天眷”。尽管宋钦宗的“圣”字已经没有,依然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家眷,他的回归对赵构而言,绝无威胁。
第二个原因:宋钦宗的回归是赵构的最大隐患
然而,真正令赵构忧虑的并非宋徽宗,而是宋钦宗。特别是宋钦宗还被扣在金国时,他始终是赵构心中的一块大石。这不仅是因为宋钦宗本身是宋徽宗的儿子,更因为金国悍将完颜宗弼在遗嘱中明确指出,如果金国和南宋再度开战,金国可以扶持宋钦宗作为傀儡皇帝,借此分裂南宋,甚至让赵构兄弟互相残杀。这一威胁使得宋高宗赵构在心中始终无法放下对宋钦宗的担忧。
从绍兴七年到绍兴十一年,在宋高宗的外交策略中,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便是让宋钦宗归国。在与金国的谈判中,赵构屡次表露出对宋钦宗的渴望。尤其是在绍兴十一年,赵构甚至在面对宋朝的议和使臣何铸时泪流满面,请求金国归还宋钦宗,并表示“此恩当子孙千万年不忘”。
为了这个请求,何铸尽了最大努力,跪拜请求金国归还宋徽宗的遗体与韦太后的棺材。然而,尽管宋徽宗已死,宋钦宗依然被金国紧紧扣押,赵构的心病始终未解。
某些专家提到的“冷血”时刻以及宋钦宗追赶宋使马车的悲情场景,显然更多是小说化的情节,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。
实际上,随着绍兴十一年金国与南宋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,金朝的战争潜力已无法与南宋抗衡。金兀术曾经感叹,南宋“军势雄锐”,金朝已经无力再度与南宋作战。此时,宋钦宗这张“底牌”对南宋已无太大作用。赵构因此在求和时不再坚持宋钦宗的归国,任由他在北国终老。而这时,岳飞、韩世忠等人的辛勤战功,反而成了赵构达成和议的筹码,令人感到惋惜。
参考资料:
《宋史》
《建炎以来系要录》
《金佗稡编》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